中国象棋首位女子全国冠军——黄子君
黄子君,1962 年出生于广州市,11 岁学棋,小学三年级时获得三、四年级男女混合棋赛冠军。1974 年,广东象棋名宿陈松顺发现了黄子君这棵“棋苗”,将她选入广州市业余体校象棋班。在陈松顺、陈柏祥老师的指导下,她系统地学习了象棋理论和开、中、残局知识,棋艺从此突飞猛进。1979 年,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四届全运会首次将女子象棋列入正式比赛项目。进入决赛的 8 名选手经过 7 轮棋的角逐,广东黄子君获得冠军,成为第一位全国女子象棋个人冠军。自 1982 年国家设立女子团体赛项目起,黄子君、黄玉莹(1987 年起增加刘璧君为第三台)组成广东女队四度摘取女子全国团体冠军(1983 年、1984 年、1986 年、1988 年),1983 年、1984 年、1987 年分获第二、三、六名。黄子君与黄玉莹组成的团体队多次参加“省港澳埠棋赛”,并以绝对优势多次夺冠,名扬港澳。黄子君自 1978 年起跨进全国象棋赛场(1978 年全国少年象棋赛上她以七战全胜夺冠),至 1988 年退出棋坛止,十年枰场生涯,成绩出色。1979 年她夺得全国冠军,并曾先后两次获亚军(1981 年、1983 年),两次获第三名,两次获第四名,一次获第五名。另外,在各大杯赛中也表现身手不凡。1983 年获“敦煌杯”大师邀请赛冠军,1985 年获“百岁杯”象棋大师邀请赛冠军,1986 年获第二届“天龙杯”大师邀请赛冠军。1988 年,26 岁的黄子君光荣退役。异乡的一点一点,在梦中辗转难眠,在世界转了个圈,还能不能回到原点!30年前天翻地覆,30年后地覆天翻,在时代的弄潮中,新中国像一位勇敢的浪人快速前行,早在1987年黄子君还在广东棋队时,改革的中国掀起留学热潮。随着哥哥先行远去澳洲留学,黄子君也痛下决心暂别棋坛,挤进大潮中毅然选择深造。后来哥哥在澳洲帮她交了半年学费,并为她办了到澳洲留学的手续。带着激情与梦想,黄子君第一次离乡登上飞机,开往另一个国度。刚到澳洲时,新环境中一切都很陌生。还好哥嫂之前早来澳洲,一下飞机就有亲人来接。坐在哥哥的车里,飞驰在悉尼的大街上,黄子君兴奋的眼睛瞪得好大,青春的记忆开始在异乡书写。黄大哥除了给她一个安定的落脚点,帮她办妥一大堆初到澳洲的必办事务,他还教了妹妹很多在澳洲生活的知识。到了节假日,一起欢聚。因为有哥哥和嫂嫂在身边,在澳洲的新生活没有太多的拐弯。十月的悉尼阳光明媚,只叹周遭布满了陌生和挑战。留学生初到这里,大多都要去语言学校学英文。她上午去学校上课,下午很早就放学。然后大家都赶紧去打工赚学费。留学生们的生活不能不简单和朴素,大家都是三五成群一起合租出租屋。工厂没有饭堂,出租屋也不用饭票。大家早出晚归,晨早背着书包出门,晚上提着肉菜回家。各自做完饭坐下来都有说不完的奇闻趣事。一开始是白天读书,课余打工,后来就转为白天上班,晚上去学校学习。前前后后两三年时间。时不时也看看那副棋,回忆在广东棋队的纹枰生活,那段与棋为伴的日子。不久就认识了她先生陈升颖,都是留学生,爱恋时光在忙碌生活中增添了更多的快乐。黄子君在澳洲二十多年先后做过多种工作,每一份工作都带来许多怀念和经验。其中教棋和幼儿园工作是她的最爱。这两份工作都是面对孩子,她认为在与孩子共同学习活动中,新鲜事总是层出不穷,其中常常要考验自己,如何以最适当的方法处理孩子们之间的各种事情,这两份活儿既做得开心也相对有所挑战。早在十几年前黄子君就学习了幼儿教程,课程刚毕就顺利地找到第一份在幼儿园的工作。那是一间黎巴嫩人开的幼儿园,园里除了一个越南女孩外,其他全是来自中东家庭的小孩。中东,几千年来那个弹丸之地演绎着强权当道,政客虞诈,中东人在人类文明的演进中深刻的体会着人情冷暖,事态炎凉。而在澳洲,给黄子君印象最深的恰是那些友善的家长,她们教她唱英文儿歌,他们远离那片灼烧的土地,在异国他乡哼唱着和谐小调,还热情地把歌词写下,他们比任何人都热爱生活与和平,这种环境下也给黄子君注入了更加坚韧的勇气,伴随她在澳洲的生活黄子君已知天命,家事棋事两和谐,如今她能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澳洲象棋发展,实是海外棋界的象棋文化使者,作为澳洲棋协一员,她不再是当年巾帼不让须眉的枰间高手,远离了竞技场却也为推动象棋在海外生根发芽不懈地努力,中国人非常注重起名字,名字中往往承载着父辈深切的期望。五六十年代之人,名字中有太多时代的烙印。“子君”!追溯中华文明的进程,这般有诗经遗凤、古韵雅致之名的实在少之又少,所以前些年在网上看比赛棋手对局名录中,一些人名早已淡忘,唯黄子君之名甚感有韵味而记得。作为华人,裹挟华夏之韵,总会有中国人的习惯和生活追求,国人的情怀很难改变,这是文化之中根本的信仰在喋血咆哮,就像多年以棋为伴,虽身在他乡却欲割难舍,似淡还浓,心系其中。以棋会友弘扬国粹,成为文化的皈依,身在大陆根植他乡,黄子君在象棋中一步一望,仿佛寻找到最后的自己,她真的是一枚盘中小卒,跨海前行永不回头。
页:
[1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