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象棋开局种类繁多,可以说是浩如烟海。在这诸多种开局之中,还有很多偏门布局,如“探头炮”“左叠炮”“窝心炮”“拐角马”“一拄香”“鸳鸯炮”“后手飞象应中炮”“双飞燕” 等等。还有很多很多,举不胜举。现在这些布局在全国大赛上都已经难以见到了,但在网络象棋游戏上,还可以见到。这些布局经过历史的大浪淘沙,因为其在开局阶段的阵形上的明显弱点,逐步退出象棋布局的殿堂。另外,还有些布局,比如“单提马”“反宫马”“列炮”“过宫炮”“敛炮”等等,也有其自身的优缺点,所以这些著名的布局现在逐渐退出了比门类繁多的开局。
1、当头炮 先手方走炮二平五或炮八平五至中线,中兵之后,九宫之顶,瞄着对方的中卒,统称 " 当头炮 " ,又称 " 中炮 " ,或 " 五七炮 " 的五炮即是:
2、屏风马 后手方走马2进3与马8进7,护住中卒,形同屏障,故称 " 屏风马 " 。
3、士象局 先手方首走相三进五或相七进五,意在先行稳固防线,称 " 士象局 " 。
4、仙人指路 先手方走兵三进一或兵七进一,后手方也应以卒3进1或卒7进1,称作 " 对兵局 " ,双方均含有试探之意,故又称 " 仙人指路 " 。
5、过宫炮 先手方走炮二平六或炮八平四,穿过己方的九宫,使双炮同列一侧,可攻可守,称 " 过宫炮 " 。
6、三步虎 先手方或后手方应着时先后三步均连续走马二进三(马八进七),炮二平一(炮八平九),车一平二(车九平八),即在三步之内立即出车,称 " 三步虎 " ;而先手走马二进三,亦可走成先手屏风马或起马局。
7、反宫马 后后开局法,主要对付中炮,双方开始的三个回合是(1)炮二平五,马2进3,(2)马二进三,炮8平6(3)车一平二,马8进7,后走方在双马之间安置了一个 " 士角炮 " ,产生了众多变化, " 十连霸 " 胡荣华曾精心钻研,在实战中推陈出新,甚具防守反击之威力,源出于 " 屏风马 " 的变化与发展,胡荣华有专著论述。
8、左叠炮 后手应付当头炮的开局法,特点是用双炮重叠封锁对方右车的出路,其着法如下(1)炮二平五,炮3进1(2)马二进三,炮2平8,这是一种冷门布局。
9、单提马 后手应付当头炮的着法,如先手方走炮二平五,则后手方走马2进3,接走马二进三,则后手方应以马8进9,方向相反时亦同、即后手应以一个正马,一个边马,称作 " 单提马 " 。
10、龟背炮 这也是后走方就会当头炮的一种开局,即当对方起手当头炮后,应方上马后即出横车,第三着退炮,以便随时架中炮反攻,其着法前三个回合如下:(1)炮二平五,马8进7(2)马二进三,车9进1(横车),(3)车一平二,炮8退1(龟背炮)。准备随时反攻,此为清末名手巴吉人所创。
此外,有缠角马(穿宫马),先锋马,瞎眼狗(即一卒换三先)等,还卒底炮,即对方走兵三进一后,己方应以炮8平7,以后亦可续架后手当头炮等。而在当头炮应当头炮中,有顺手炮(同方向出炮,即炮二平五,炮8平5);逆手炮(反方向出炮,即炮二平五,炮2平5)等等。 无论开局的门类怎样纷繁多样,但却发现以先手当头炮开局的各种阵式攻击力最强,子力集中于中线,全力进行中央突破,除屏风马外,差不多其他的后手开局,都似乎难以抗衡,因而出现了当头炮开局法的辉煌。
|